5月15日下午,浙江大学yh1122银河国际博士生导师王小潞教授应邀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,并以Using AR-assisted Approach in Chinese Characters Learning for Adult CFL Learners为题作专题学术报告。报告会由曾景婷院长主持,yh1122银河国际语言科学实验中心成员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报告会。
王教授首先介绍了AR(Augmented Reality)技术的发展及应用,然后介绍了当前外国留学生在学习汉字时所存在的困难和挑战,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研究团队如何使用AR设计及开展实验,以及实验结果的撰写与发表。实验结果表明,1)AR辅助方法有助于学习者识别汉字的语义特征,但对形态和语音特征的识别帮助不大;(2)AR辅助方法提升了学习者对汉字笔顺的掌握,但对汉字整体结构的书写并无明显帮助;(3)AR辅助方法促进了学习者对汉字意义的记忆,但未能有效延长对汉字其他方面的记忆保持时间;(4)学习者普遍对AR辅助学习持有兴趣,并持积极态度,愿意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多使用这种方法。总而言之,尽管AR辅助方法仍有待改进,但它在成人CFL学习者的汉字习得方面值得尝试。
在报告结束后,王小潞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,包括笔顺等特征如何影响汉字的记忆与保持、未来如何使用大脑成像技术进一步探讨学习效果等。此次报告会不仅拓宽了在座师生对国际中文汉字教育的理解,更彰显我院在心理语言学、神经语言学等领域独特的研究优势。该领域使用基于实证的实验、准实验方法探索国际中文教育的重难点问题,与学院语言科学实验中心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。它不仅能助力师生将前沿的研究方法应用于语言教学,精准把握语言学习与加工的心理规律,还能为学院的语言教学改革提供借鉴,优化前沿技术在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应用。未来,学院师生可借助心理语言学技术的研究优势,在国际中文教育、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研究,推动学院在语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迈向新台阶。
(撰稿: 程和奔 审核:曾景婷)